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gsbgvbghfhgt6vbp8hgw
迅雷网盘链接:https://pan.xunlei.com/59864p8hgw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电视剧《如月》的悲惨人生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新仙剑奇侠传电视剧纪念XP版繁体中文版攻略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新仙剑奇侠传电视剧纪念XP版繁体中文版攻略
6年后~经过众玩家诸多批判下!!狂徒创作群终把重新制作的新仙剑端上台面...基本上剧情没多大改变~有多ㄌ些支线任务!!美工场景画面较精致些外,人物像/音乐音效/操作方面...就不想多说了
(支)--支线剧情(物)--较珍贵或会疏忽没拿到ㄉ物品((以上谨就我找到ㄉ~~其他ㄉ就待玩家自行发掘,再提出大家一起研究))
逍遥神侠御剑飞行於蜀山间,追踪三小妖进入罗刹洞..到底碰著罗刹鬼母,双方一言不合..此战必败! [动手吧!十八年后,庵..又是一条好汉!!]
(支)一宝箱旁边会出现一土怪,选择借他宝剑与否;关系后段支线剧情及结局发展
#客栈逍遥房,婶婶拿锅铲重敲逍遥头后,大梦终惊醒
#到厨房去先把酒菜拿给楼上有两个人的房间里,再拿给楼下醉道士(可学得武艺)
(支)遇到丁家美眉秀兰,她说要送逍遥一个东西;跟姐姐香兰谈话完再回头找秀兰就得到一双布靴
(物)逍遥房-->木鞋&皮帽,隔壁房床上-->梅花镖,柜台-->200文钱,一锁上房旁栏内-->行军丹,药房-->金创药&左边房间左柜-->200文钱
#往东北方市集,问港边水生叔及张四哥..原来最近海上风浪大,补不到虾子,无奈下返回
#回村口,得知婶婶病倒,逍遥决定上仙灵岛找仙女求取仙药
#出门口遇到苗人头领,得到一把[破天锤],且被骗其吞下[忘忧散]
(支)往药铺可得到大夫送的[灵山仙芝]
#往市集旁的港口求张四哥载往仙灵岛
(物)英伯房厨房(左)-->短刀&房外大瓮-->藤甲,铁匠房旁一木箱-->灵心符
#船到达后与张四对话多次可得[行军丹]
#来到荷花池迷宫..走左边方向可乘坐芦苇漂找到6座石像..依序打破
#打破后,水面浮出六朵莲花,再乘坐路口那朵~~即可结合一条通路进入仙
(物)右边阶梯左下角萤幕左边-->止血草,观音像通水月宫阶梯左方-->龙延草,一发光物-->雪莲子
#往右方小径来到小湖附近,石头上发现一堆衣服
#逍遥被雷击昏倒..醒来随跟著灵儿走入丹药房拿[紫金丹],出门口遇见姥姥
#被强迫娶妻..一夜好事后,翌日返回
(支)水月宫内泉水~~可补满体力真气
(物)大殿木柜-->行军丹,丹药房药柜-->观音符&金创药,灵儿房-->右桌糖葫芦
#回渡口遇一苗族少女(阿奴)对完话,可捡到遗留的[虫卵]
#回客栈..婶婶服下紫金丹,逍遥丧失记忆..昏倒
#夜晚醒来,利用密道出门从西边篱笆缺口出去到山神庙学习剑法
(支)可先到丁家,得知丁大伯气喘病发作...至隔壁洪大夫家敲门请他治病
欣赏一段精彩的动画后习得<御剑术>回家
仗剑红尘已是癫,有酒平步上青天;
游星戏斗弄日月,醉卧云端笑人间...
#从柴房秘道爬绳子上去,调查布袋
#返回客栈,先和躲在门口旁的小虎子及秀兰谈话
#进门与苗人博斗(..之前有勤练功lv3以上,以御剑术及灵儿的炎术即可轻易取胜)
(支)得到一包袱,里面有一手卷,500文钱,疗伤药,绣花鞋,玉镯子,一把生锈的铁剑...使用手卷后可学到两个新法术<飞龙探云手&冰心诀>
#一上岸,看到一富家千金拿长鞭抽打一对男女;双方一言不和..打败后逍遥被她突袭不知倒地,情急之下灵儿用<还魂咒>帮逍遥疗伤
#进客栈的赌场中看到一个人被打,打败三人解救书生(刘晋元)
(支)路上遇一女子,被问..她美不美?答是与否~~~据称与结局有关
(支)遇小豆子,给他糯米糕..糖葫芦吃..得??
(支)在当铺有个人要借钱(不借免得损钱)
(支)药房内可拿100文钱帮小晶救其祖母
(支)出客栈遇一算命仙给他算命免费
#上擂台与月如比武,战胜后大殿上被逼婚入赘;东厢房..出房门遇银杏,得知灵儿在西厢房(中间一房找到灵儿)
#出房门遇夏竹,知月如在后花园;谈话完,再往大厅见林天南
#合完八字,冬梅来报..西厢房发现妖怪,众人往西厢房
#逍遥追出,路上遇月如~结伴往隐龙窟
(物)静娘房外右一大瓮-->八仙石(防御十2),喝酒房内屏风后-->一千文钱,遇一员外再直走有一大袋子-->可找到灵葫仙丹,灵儿右边一房-->可找到珍珠
#追到蛇妖洞(迷宫不难),到门口先打败蛇妖男
#进去后发现里面全是女人,但是看到人就跑,再到大厅打败狐妖女,战斗完记得拿石key
#找到后石门用key打开,再与每一女孩谈话(..乱棉嗦ㄉ!!)即可出门
#出来后往右进入一村庄,找到韩医仙的家也发现灵儿躺在床上
#拿药帖找门口煎药童子(阿宝),他会告诉你需要人参、雪莲子、何首乌、
#其中月如部份---必须过隐龙窟,回西厢房外遇林忠拿三药方
#逍遥寻找ㄉ三药方---(鲤鱼)进村时若有先往渔夫家借得钓竿即可到河边
堤上使用钓具就会得到鲤鱼;若之前没先借则必须在左上树丛篱笆边找钓竿
(银杏子)韩医仙家后面有一颗杏树,调查可得到银杏子
(鹿茸)在白河村郊往上的路,拿起补兽夹,放到鹿常跑的路上,然后把鹿『赶』到捕兽夹,调查鹿就可以得到鹿茸
#找齐回阿宝处找月如,与阿宝对话就可得到六神汤;再把煎好的药拿给灵儿喝,灵儿复原后加入,大伙决定去抓鬼
#打败三和尚,再打败智修大师可得玉佛珠,装备在灵儿身上
#往另一方向(右上)进入乱葬岗,再找到一将军之墓入口
#进去~尽你的能力找到一里面躺著将军的棺材(迷宫很大,上楼下楼连结起来重复路很多;最好是自己画地图且踏板都踩过~~西南方踩过最后一踏板,下楼找到棺材)
#打败它后掉入血池,再走到一有漩涡的地方(此处机关是踩六角踏板~使石头浮出做通路)
#打败赤鬼王,可得到[土灵珠],再用引路蜂回入口处
#回白河村向韩医仙辞行,知晓大夫的女儿梦慈被拜月教长老抓走
#过桥往左~最少经过九ㄍ山洞,几乎都是重复ㄉ地型山洞;找到出口再选择一门进入鬼阴山,找到一暗门出去
#找到梦慈,遇石长老(此战必败);灵儿及玉佛珠随石长老离去
#阿奴出现,韩医仙救起逍遥,右宝箱一[炼蛊皿](合成用)记得拿
(支)酒铺右一屋可找磨刀师父以2500文钱修缮生锈铁剑
(物)武器店内-->右边可找到三把袖里剑
#逛完城~进客栈说要住,上二楼遇柳媚娘大发雌威迷昏三淫徒
#房间内,逍遥...可还真是笨笨ㄉ大木头!!月如都...(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深夜听到喊叫声,追出先与女飞贼打一场
#再追去,走屋顶找到女飞贼头目,打败得一[布包]
#拿布包交还二楼一房内的古董商,没想到反被诬赖
#过桥右边~与三姑六婆交谈,再往隔壁房找寡妇姬三娘
#月如吃醋气跑,追上去谈话间~突发现姬三娘将一包东西丢人井里
#县衙~逍遥二人极力澄清,无奈还是被毒打一顿(一定要招,免得被打假的);
#姬三娘家,左边一石地板踩机关可开启屏风后暗道
#进井底追到姬三娘,打败她后..回县衙澄清冤情
#月如被释放,逍遥提起吃猪脚面线去霉运(哇靠!!..古人那时也流行这东东ㄚ)
(支)出城门前记得先去取回[青锋剑]..若有花2500文钱修缮者
#路上遇一秀才,可以2000文钱护送他过山路;续行遇到剑圣出言警告前方凶险!!ㄏㄏ..此时秀才竟落跑(去..百无一用真是书生)
#走到半山腰,发现中剧毒死亡的古董商,调查可得布包
#走到最上面遇到一女子,跟著她进山洞,没想到被轰出来,走出来后心有不甘,又进去,那女子变成金蟾鬼母,又带了一苹蛤蟆精,打败他们后调查蛤蟆精可得[五毒珠]
#欣赏完二族对打后,逍遥被叫声惊醒!出门外救醒盖罗娇~知晓事情原委
#码头处与船家谈话后,尚书夫人出现
(支)尚书府外可帮一守卫阿辉拿情书给阿香,再把玉佩拿还给阿德
#至尚书府中得知晋元身染重病,至花园晋元房中找晋元
(支)武器店右一乞丐..选择不给他钱~可知晓其结发妻子在怡红院花名莺莺(怡红院三楼)
(支)过桥再遇一乞丐..给他身上一半钱可探听彩依秘密,再给100文钱欲查询灵儿下落,结果是...
#右边一房把布包交还给宋氏,对方将以[紫金葫芦]做为谢礼,并可习得<灵葫咒>
(支)路上再遇算命仙,补欠他500文钱后..逍遥得一句箴言
#回途桥上遇阿萍,回尚书府~月如父亲林天南追来,并要求跟逍遥过招,只要能挡住他的七诀剑气六回合就可以了,不必做攻击
#事情解决后到晋元房,知彩依是...叫醒晋元
#出来后半路上遇到云姨,再谈一次话可得 30000文钱要逍遥去请道士(不论多少钱是她说的)出门后别急著请道士(奸诈的各位请先用这些钱去买武器防具,不够再回云姨那拿,多拿几次,但钱要低於15000..等买够了再去请道士)
#道士功力不够被吓跑,出晋元房发现整座庄院被下迷魂香妖术
#出府外,在尚书府旁的水里发现一具『浮尸』,把『尸体』捞起来,赫然发现是酒剑仙
#酒剑仙作法需要~蜡烛、符纸(这两样在云姨房右边神桌)、檀香(中间屏风左边矮几附近)、酒(在客栈买得到)把这些东西交给酒剑仙
#酒剑仙作法酒醉睡著了,月如自己跑去找妖怪,往晋元房间对面花园处找到月如及蝶化的彩依,打两下子就跑掉
#再往后花园追去,尽可能找到一黑蜘蛛打败它,再打败毒娘子及它变为原形的蜘蛛精,危急时!!幸得酒剑仙搭救
#此时彩依舍千年道行以元气拯救晋元一命(唉...人生得伴如此,夫复何求)
#跟随酒剑仙运用<飞仙术>到蜀山剑派,跟酒剑仙、剑圣谈话过后在丹房一桌上找到玉佛珠,叫出小石头~知灵儿已被关进锁妖塔
#出房外与剑圣理论后,逍遥决定进塔中救灵儿,
#塔外~酒剑仙传授<酒神咒>(限九次使用)、<醉仙望月步>、<仙风云体术>、并得到[雷灵珠]、符咒及酒
#先过锁链桥(出口右下),至锁妖塔外;在塔后地上找到一太极图传送点
#前五层都是单行道...第六层大图转小图...第七层要踩机关打开暗门,且下方处能遇死灵,打败得[七星剑]姜婉儿出现...第九层往下走左上找到一坛,放出天鬼皇,打败它再到一铜门前它就会帮你把门打破,续行下一层...第十一层(此层要踩机关制造通路)先往右上遇沈思鬼挡路!!被问一个问题(..先跨左脚或是右脚..),再回左上,遇到书中仙,可得到[天书],把它带回去解决问题!(答案换成是..僵尸跳法~与旧仙剑不同)
#续行至剑柱,找到灵儿被困处(哇塞~~~这灵儿图像...波大,清秀的脸庞,明亮的双眸,搭配俏丽的红短发~实真是亮极了!!可惜挂著两行泪水...真是我见犹怜!!)
仙灵神岛水月宫、莲池仙女藏仙踪;
巧识少年情深种、错付痴心一场空。
#听闻书中仙指点~欲破坏塔逃出去,需潜入化血池中
#找到下方一漩涡的地方跳下去,依序打败七根龙柱的守护龙(按法术的相克原理可以很轻易的打败)破塔逃出
#欣赏完一连续剧情(锁妖塔毁灭、姜婉儿被云姨所救、月如黯然离去、圣姑房、相识伴游月如过程)
#圣姑房~逍遥获救醒来,发现月如香消玉殒、灵儿垂危,且极需凤凰蛋、麒麟角医治
#圣姑唠叨一阵子后出房门,在右边一香蕉树,调查可得[两串香蕉],过桥往最大树洞进入
#只要有小猴子挡道,就给它香蕉(两次);还是那句话~尽你所能在一树梢上找到凤凰蛋
#凤凰鸟出现,打败它得[风灵珠],但是凤凰蛋此刻被抢走
#跟阿奴交换条件,答应帮她找水灵珠,沿路走进一树洞
#一进入往左,再往上直走发现洞内都是宝箱却没有水灵珠..宝箱搜括完毕后,往右上方向拉壁上机关可开门出来
(支)走到满是桃花树地,此时可运用风灵珠吹散浓雾,经过桃花林进入到桃源村
(支)村中会遇到一小鸡,第一次它会跑掉;再找到它试著围住它...才知它是食蛊鸟((通人语、嗜食毒蛊))~~往后有机会可放它出来
(支)遇阿桃可寻问村中事,往左走找到宋贺文;对完话续行,遇木道人打败他得[寿葫芦、金罟珠]
(支)往上走找到一贾浩然房,听他说可以身上钱换取传家宝剑{{仙剑}}(ㄏㄏ...玩家们别被耍了!!可先存档试看看..)
#到右上,上楼找到开会的族长,再到左上骗开守卫进入火麒麟洞
#迷宫不难,找到火麒麟打败得[火灵珠]再与本尊对话得[火眼麒麟角]
#回出口再往右上过桥进入女娲神殿,逍遥见神像酷似灵儿!!上前触摸~刹那间被光源吸进去...回到十年前
#城郊先遇阿蛮(阿奴生母小时候),续行打败三名黑苗族人解救老妇人及一小女孩#乘坐小船回南绍城,顺沿被洪水淹没的屋顶走到王宫
#原来宫内发生政变,先到王宫右方下地道(牢房)与巫后娘娘谈话,她需要天蛇杖
#往王宫左方下地道(地下宫殿),进去后遇到石长老,说完口令后可通过,进去找到天蛇杖,拿回去给娘娘
#两人欲往大殿方向走,拜月教主忽现,逍遥被娘娘拖著水遁
#水底迷宫不大,但要逃快一点,不然再遇水魔兽还要再打一次!!逃到半途巫后娘娘以自身灵力与水魔兽同葬海底
#城郊~逍遥醒来,遇拜月教主、石长老,危急时!!被凤凰救到罗刹洞外
(支)半路上再遇土怪,若一开始有借他宝剑者..拿回[纯阳宝剑]得[青龙碧血玉],这回迷宫大很多,不过不难;找到一洞进入遇罗刹鬼母,打败她再与月如打(疑!有无搞错...哦~幸书中仙提醒,原是逍遥自己梦魇幻影..)
红颜如月有圆缺,君名逍遥莫悲切;
昨日总总心深种,他夜梦里现芳踪。--林月如
#回山神庙,进庙内找到刚被逍遥救的两个人
#拿凤纹手绢到港口给船商(月灵宫主)
#逍遥告别三人后,突遇李大娘出来找小时候的逍遥,可先到武器店买一把木剑,待会会用到
#再走回山神庙,往下一条小路,调查一宝箱~小时候的自己出现,并要求以一把木剑交换,将木剑交给他就可得到[水灵珠]
#回村途中遇方老板,再到港口找他
#苏州城门口~遇十年前的月如父女...触景之下回到神殿前
#已经过了一个月了,阿奴会把蛋壳交给你,回圣姑家把两种药材交给圣姑
#盏茶时刻!!灵儿生一个女娃(忆如),但此时圣姑要逍遥去试炼之窟找36苹傀儡虫
#往邻房门后走,途中遇盖罗娇,打败她后阿奴加入
#入洞窟打妖怪或开宝箱可得到傀儡虫,集满36苹后回圣姑那把傀儡虫交给她,灵儿痊愈后加入
#回部落时发现黑、白苗族正在打仗,灵儿至神殿祈导后,可得[天蛇杖、圣灵披风、圣灵珠]
#再到神殿右边进入祭坛,在碑文前按enter or space就会出现放五灵珠的方位
#全放对后~再欣赏一段灵儿祈雨过程...接著把地魔兽打败后从地洞跳下,进入无底深渊
#迷宫很大,尽量后段找到一岔路,上有一亮光传送点
#传送出来是黑苗族的王宫,到大殿遇到灵儿的父亲(假的)
#打败假的国王后!!请先把自己的体力、真气全补满,最好再记录...走出到中间走道处与拜月教主战斗,打败他再随灵儿跳入水底迷宫,找到人兽合一的妖怪把那家伙干掉后就可以欣赏『悲惨』的结局了~~~~~~~
~~~别急,别急..后面还可玩一段以小虎子为主的剧情(仙剑二主角)~~~
二、求《蒲松龄著书轶事》的解释
1、李自成军陷北京,崇祯帝自缢。清兵入关;李自成军败走。清定都北京。
2、蒲松龄 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第一进学,受知山东学政施闺章。
3、蒲松龄 20岁。与张笃庆、李尧臣结郢中诗社。
4、蒲松龄 26岁。在本邑王村王永印家坐馆。
5、蒲松龄 30岁。八月,应江苏宝应知县、同邑友人孙蕙之聘,南游做幕。
6、蒲松龄 31岁。春、夏在宝应、高邮。秋辞幕返里。三子蒲笏生。
7、蒲松龄 32岁。四月,随本邑缙绅高珩、唐梦赉游崂山。秋应乡试未中。
8、蒲松龄 33岁。在本县丰泉乡王观正家坐馆。
9、蒲松龄 35岁。应乡试未中。四子蒲筠生。
10、蒲松龄 40岁。开始在本县西蒲村毕际有家坐馆。三月,已作成之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高珩为之作序。
11、蒲松龄 44岁。作《婚嫁全书》。长孙蒲立德生。
12、蒲松龄 48岁。春,结识大诗人王士祯。夏,王士祯来信索阅《聊斋志异》。秋,蒲松龄应乡试,因“越幅”被黜。
13、蒲松林 51岁。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
14、蒲松龄54岁。春,山东按察使喻成龙慕名邀请,到济南作客数日。馆东毕际有病逝,蒲松龄作《哭毕刺史》八首。
15、蒲松龄58岁。选《庄列选略》。朱缃寄诗、札,续借《聊斋志异》未读到的稿本。
16、蒲松龄63岁。暮春赴济南,滞留数月,应乡试未中。王观正病卒。
17、蒲松龄67岁。作《药祟书》。朱缃抄录《聊斋志异》全书毕,题诗三首。
18、蒲松龄70岁。岁暮,撤帐归家,结束在毕家三十年的西宾生涯。
19、蒲松龄71岁。十月,与张笃庆、李尧臣同举乡饮介宾。
20、蒲松龄72岁。五月,王士稹病逝,蒲松龄有《五月晦日夜梦渔洋先生枉过,不知尔时已捐客数日矣》四首挽之。十月,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受知山东学政黄书琳。作俚曲《墙头记》。
21、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淄川蒲家庄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终生科举不第,以教书为业,晚年成岁贡生。旧志称其“性厚朴,笃交游,重名义,而孤介峭直,尤不能与时相俯仰。”所著有诗词、文赋、杂著、俚曲、戏等,其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饮誉海内外。
22、淄川蒲氏,自元代迁来,原籍何处,文献无征。其远祖蒲鲁浑、蒲居仁曾并任般阳府路总管,名载邑乘,但无任职年代。墓在城西北店子村附近,旧有华表翁仲,俗称“石人坡”。故其民族成分引发学术界争议,“蒙古、女真、回族、汉人”多说并存,至今尚未定论。
23、《蒲氏族谱》记载,相传蒲姓为元世勋,宁、顺间曾遭“夷族之祸”。邢戮之余,只遗“藐孤”,时方六七岁,匿于外祖杨家,改随母姓,元亡后,始复姓蒲,名璋(即其始祖)。其后子孙日繁,所居满井庄因而易名蒲家庄。至明万历间,全县诸生八名补廪者中,其族竟占六人。嗣后科甲相继,称为望族。自蒲璋至蒲松龄历十一世,其世系为:
24、璋—子忠—整—海—臻—永祥—世广—继芳—生汭—盘—松龄
25、蒲松龄的高祖世广,是族中第一位廪生,才冠当时,所生四子中一人为训导,三人为庠生,而后世子孙中在明清两代出了(三名)县令以及教谕,训导等职的进士、举人、贡生、廪生与庠生数十人;其曾祖继芳(行二),庠生,所生五子均为入泮;其祖生汭,所生五子无一采芹者;其父盘,字敏吾,配孙氏、董氏、李氏,少力学而家苦贫,遂弃学经商,数年称素封。业余不忘经史,博恰淹贯,宿儒所不能及。但长子早丧,四十余仍无子(曾过继嗣子),散金行善,救济乡里,后连生四子(三人进学)。生平“主忠厚”,值战乱,策划守村,出资助修城垣,故而名载县志“隐逸”中。
26、明崇祯十三年庚辰四月十六日夜戌刻,蒲松龄诞生于蒲家庄内故宅北房中。此时,其父正梦见一位偏袒上衣、乳际粘有一贴圆如铜钱药膏的病瘦和尚进屋。而蒲松龄身上也“果符墨志”,故其以“病瘠瞿昙”降生自况。
27、蒲松龄在兄弟四人(兆箕少亡,过嗣者兆兴回归)中排行第三(董氏次子),上有兆专(李氏所生)、柏龄两兄,下有一弟鹤龄。因家境渐落,不能延师,兄弟四人皆从父读。蒲松龄天性聪慧,经史过目能了,尤得其父钟爱。
28、清顺治十四年,18岁的蒲松龄与本县丰泉乡大刘(今罗村镇道口村)“文战有声”的庠生刘国鼎次女成亲。
29、次日,新婚后的蒲松龄初应童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名藉藉诸生间。其制艺《早起》、《一勺之多》,大为山东学使施闰章称赏。其批语:“首艺空中闻异香,下笔如有神,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直足以维风移俗。次,观书如月,运笔如风,又掉臂游行之乐。”
30、越岁,踌躇满志的蒲松龄与同窗挚友张笃庆(历友)、李尧臣(希梅)、王鹿瞻等结为“郢中社”。每聚首则放怀吟咏,寄兴唱和,诗成共载一卷。旨在长学问,消躁志,相互切磋,以补文业。
31、其后,蒲松龄岁岁游学在外。先去城西沈家与宁绍道参议沈润之子沈天祥(燕及)“共灯火”;又应李尧臣之邀,于康熙三年春到城东李家与之“共笔砚”。此间,虽经兄弟析箸之变,然而蒲松龄却未改求学之念。为惜时笃学,他曾接受同在李家假馆的外甥赵金人(晋右)的建议,作《醒轩日课序》以励志。再后来,面对分家后“居惟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的现状,尤其是弱妻幼子及窘困的家境,迫使蒲松龄不得不违心的终止了在李家的借读。自康熙五年前后,他便到城西王村课蒙,开始了他的熟师生涯。这是他的初馆阶段。
32、康熙九年秋,蒲松龄为了全家五口人(已有二子一女)的生计,也为了开阔眼界,应聘于同邑进士、江苏宝应县令孙蕙(树百),南下宝应县署作幕宾,帮办文牍。他骑马南行,从益都县颜神镇(今博山区)西南青石关入莱芜县境,经沂州进苏北,渡黄河(清初由苏北入海),最后到达宝应。
33、宝应乃苏北古邑,隶扬州府辖,由于地处淮河下游并临大运河,当水路之冲,因而迎送官员驿站供应繁重;且遇连年水灾,土地村舍俱淹,百姓号寒啼饥,流离失所。孙蕙自康熙八年任此灾邑,处境困难,蒲松龄的到来确实帮了他的大忙。次年春,孙蕙被调兼署高邮州署。
34、蒲松领代孙蕙共拟书启、文告等稿90余篇,大都体现了州县官吏的艰辛、难以强项的处境与灾区的惨状、百姓的困苦,为孙蕙赢得了一定的政声。
35、南游期间沿途登眺以及苏北水乡的秀丽风光,激发了蒲松龄的文学创作热情。而他亲眼目睹了仕途险恶与社会的黑暗以及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灾民惨状,都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更深广的生活感受。
36、然而,这种代人歌哭的差事,终究难圆自己的科举梦。他决意辞幕,并于康熙十年初秋北归。
37、南游归来的七八年间,是蒲松龄人生道路上最艰难的阶段。他满以为凭自己的才智,会顺利通过科举考试而一展鸿图,但却事与愿违,使其感慨万千。其诗句“世上何人解怜才”,“痛哭遥追阮嗣宗”,“独向陇头悲燕雀,凭谁为解子云嘲?”抒发了他壮志难酬且不为世人理解的苦衷,表露了他蔑视世俗庸人并以怀才不遇的杨雄自比的清高情怀。
38、这期间,他曾随淄川文人领袖高珩、唐梦赉等游览齐鲁山水,东去劳山,南登泰岱。但仍靠辗转设帐于丰泉乡王家等缙绅之家维生。
39、科举无望,难达青云之志,而灾年频仍,缺乏充饥之粮。中年的蒲松龄身负重担,在人生道路陡坡上艰难挣扎。
40、康熙十八年,已届“不惑”的蒲松龄应同邑毕家聘请,设帐城西西铺庄。毕氏乃淄川四世一品的“名门望族”。馆东毕际有(载积)之父毕自严(白阳)是明崇祯间户部尚书。毕际有原任江南通州知州,康熙二年罢归,优游林下,诗酒自娱。他与王士祯、高珩等诸多名门多有交往联姻,就连任淄官吏亦多与攀结。毕家财力富足,居第宏大。除尚书府外,有绰然堂、振衣阁、效樊堂、万卷楼等,第后石隐园方广十亩,厅台廊榭,竹石花树,景色怡人。
41、蒲松龄为毕家教授八个弟子,还兼职大量应酬文字,并参陪迎送接待,因而博得了信赖。他与老少东家相处融洽30年,同时也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读书、应试、著书的安定的生活环境。
42、由于毕家的优越条件和厚待,蒲松龄能在教书并处理杂物之余,得以安心预习举业,以图博得一第。但其命运不济终身未能如愿。他参加乡试的确切次数与不中的原因难以说清,仅就有记载的二次都是因为犯规而被黜。
43、第一次在康熙二十六年秋其48岁时,因“闱中越幅(在考场书卷时,误隔一幅,不相接连)而被黜。其词《大圣乐·闱中越幅被黜,蒙毕八兄关情慰藉,感而有作》称:“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飘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将其在考场发现自己“越幅”后的震惊状态及颓丧心情表露无遗。
44、第二次在康熙二十九年秋其51岁时,因故未获终试而被黜。其词《醉太平·庚午秋闱,二场再黜》称:“风粘寒灯,谯楼短更。呻吟直到天明,伴倔强老兵。萧条无成,熬场半生。回头自笑艨腾,将孩儿倒绷。”这两次失败,对他及家庭打击太大了。尽管其不死心,然而妻子却出面干预了,劝其说:“君勿须夏尔!尚命应通显,今已台阁矣。山林自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为快哉!”他认为妻子说的对,可每见儿孙赴试,自己便心生欲念,往往情见乎词,而刘氏总漠置之。
45、屡试不第,使他抱恨终生。其诗词及《聊斋志异》的《叶生》、《王子安》、《贾奉雉》等诸多篇章中对此都有深刻的感受与逼真的描写。
46、蒲松龄的科举梦想破灭了,而其著述之心却始终未泯。他从年轻时即着手创作的《聊斋志异》,一直断断续续未能结集。来到毕家后条件好了,有石隐园的美景,有万卷楼的藏书,再加馆东的支持,他决心续写完成这部巨著。从此他便集中业余的精力投入到搜集素材与构思创作中。“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寒来暑往,日复一日,“集腋成裘”,“浮白载笔”,终于完成了他的“孤愤之书”。后来,他还以淄川方言撰写了《墙头记》、《慈悲曲》、《姑妇曲》、《磨难曲》等十四种通俗俚曲及《闹馆》等戏三出。其救世婆心显而易见。他在创作小说、诗文、俚曲、戏的同时还编撰了《日用俗字》、《农桑经》、《药祟书》等多种科普资料工具书。充分体现了他的为民思想。
47、蒲松龄在西铺期间,由于馆东的乡宦地位条件,更因其诗文尤其《聊斋志异》的广泛传播,使其声望与交游日渐扩大。他不仅与本邑友人、省内资深的名士交好,而且还受到邑侯、宪台的青睐。其中的李尧臣、张笃庆、赵金人、高珩、王敏入、王观正、王永印、沈天祥、邱希潜、安于拙、袁藩、毕盛钰、毕盛统、华世持、韩逢、谭再生、张元、杨万春、唐梦赉、钟辕、朱缃、吴木欣、张贞、李之藻、汪如龙、张嵋、时惟豫、喻成龙、黄叔琳、王士祯等,他们同孙蕙与毕际有父子一样,都曾对蒲松龄的生活、举业、思想乃至写作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及作用。因而蒲松领与他们的交情深厚,其著作中多有记载。
48、至康熙四十八年,70岁的蒲松龄结束了在毕家的塾师生涯,撒帐归里。自此能心境闲暇,安居斗室,日以抱卷自适,或东阡课农,或时邀五老斗酒相会。
49、先是,他几个可爱的稚孙皆以痘殇,令他伤心不已,后来,与他共患难的妻子又不幸病逝,更让他痛不欲生。它饱含深情撰写了《述刘氏行实》缅叙妻子美德,还满怀悲伤作《悼内》等诗八首以挽悼。当江南画家朱湘鳞为其画像时,他亲笔题跋两则。妻子去世使他失去精神支柱,年后他去看望刘氏坟墓,又写诗《过墓作》怀念亡妻,读来催人泪下。康熙五十四年春节,邃于易理的蒲松龄自卜不吉。正月初五,他率儿孙为父盘上祭日坟,似冒风寒,医投理气之剂,自是食量尽减。至二十二日竟倚窗危坐而逝。
50、蒲松龄科举不第,无缘官场,终身清贫,仅靠教书为生。然而,他却没有颓废,更未流俗,而是集中业余精力,勤奋著述,无偿地为后世流下了诸多弥足珍贵的文学瑰宝。
51、据同邑文人张元(清雍正三年)所撰《柳泉蒲先生墓表》载,聊斋著作有:《文集》四卷,《诗集》六卷,《志异》八卷;还有碑阴所附:“杂著”五册(《省身语录》、《怀刑录》、《历字文》、《日用俗字》、《农桑经》各一册),“戏”三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通俗俚曲”十四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魔殃》、《寒森曲》、《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各一册,《禳妒咒》、《富贵神仙曲》后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各二册)。另外还有墓碑未载的部分编选与辑录作品等。由于古人习惯于在自己的诗文等作品前冠以室名,因而蒲松龄的著作分别称为:《聊斋志异》、《聊斋诗集》、《聊斋文集》、《聊斋杂著》、《聊斋俚曲》、《聊斋戏》等。
52、《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从20岁始至40岁基本成书,后又继续创作至暮年,历时40年完成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近500篇,内容皆搜抉奇怪,其中多狐鬼花妖与神仙故事,虽涉荒幻而断制谨严。旨在针砭时弊,劝善惩恶,移风易俗,抒写孤愤。其素材多取自于现实生活以及轶闻传说与个人感受。如写明末清初战乱的《韩方》、《鬼隶》、《乱离》、《野狗》、《张氏妇》等篇以及为抚慰落魄书生与孤身塾师的《绿衣女》、《小谢》篇等。
53、《聊斋志异》广泛继承了古代神话、传说,汉魏六朝的史传、志怪,唐代传奇与宋元明各代白话小说创作的集大成者。蒲松龄以狐鬼花妖神仙怪异作为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和手段,“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鲁迅语);兼采六朝志怪与唐代传奇之长,“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博取史传文学、白话小说及戏曲文学等艺术技巧,将文言小说创作推向了最后一座高峰。
54、从作品内涵看,《聊斋志异》反映的社会生活层面很宽泛。一介布衣寒儒蒲松龄不仅关注着上自皇帝下至地方官的吏治腐败,贪暴不仁,而且也关心着社会各阶层与世风、民瘼。他尤不能容忍的是自己深受其害的科场不公与考官昏庸,其中还寄托了他向往美好人生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具有代表性的篇章如《促织》、《潞令》、《鴞鸟》、《梦狼》、《放蝶》、《胭脂》、《商妇》、《张鸿渐》、《盗户》、《公孙夏》、《梅女》、《伍秋月》、《席方平》、《续黄粱》;《画壁》、《考城隍》、《钟生》、《陈锡九》、《张诚》、《二商》、《曾友于》、《辛十四娘》、《林氏》、《马介甫》、《大男》、《云翠仙》、《姚安》、《韦公子》、《宫梦弼》、《雷曹》、《素秋》、《酒友》、《崔猛》、《义犬》、《大力将军》、《丁前溪》、《种梨》;《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何仙》、《贾奉雉》、《饿鬼》、《三仙》、《神女》、《考弊司》、《胡四娘》;《红玉》、《绿衣女》、《连琐》、《香玉》、《小谢》、《嫦娥》、《爱奴》、《凤仙》、《青梅》、《娇娜》、《乔女》、《连城》等。
55、《聊斋志异》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古代志怪传奇小说中空前而绝后。独具匠心的蒲松龄超人之处,在善于虚构,突破常规,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假幻设以寓意,虚拟鬼狐花妖,实写现实人间,借以抒情,用以警世。然而这些创新成就却遭到后来纪昀的反对,而纪昀所反对的,也正是这部名著数百年盛传不衰的根源。
56、《聊斋志异》里虽经高珩、唐梦赉作序,王士祯评点,但蒲松龄生前却无力印行,仅靠民间传抄流传。至乾隆三十一年,第一部木刻本“青柯亭”本在浙江睦州问世,随后各种批点、诠释、评点、图咏、拾遗本相继在海外出版。迄今,外文译本约有日、朝、越、英、法、德、俄、意、捷、罗、波、匈、保、挪、瑞、荷、马来、印尼等20多种语言、数十种版本在世界各国流传。
57、《聊斋文集》是蒲松龄的散文、时论、应酬、拟作等文集结集,原为四卷,后人辑为13卷,包括赋、记、引、序、疏、论、跋、题词、书启、文告、呈文、婚启、生志、墓志、行实、祭文、杂文、拟表、拟判等,共计五百多篇。其中除部分作品为自作外,其余多是代人歌哭之作,而骈文竟占十之六。
58、作品内涵大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部分作品体现了蒲松龄的为民思想,如《康熙四十三年记灾前篇》、《秋灾记略后篇》、《救荒急策上布政司》、《循良政要》、《淄邑流弊》、《盐法论》等。文章构思精巧,典雅生动,成就之高,深受王士祯好评:“八家古文辞,日趋平易,于是沧溟、龠州辈起而变之以古奥”而操“因境写情,体裁不一,每于苍劲刻峭中,时见浑朴”,“当渔洋司寇、秋谷太史,至以声价相高时,乃守其门径,无所触亦无所附,卒成一家言。”
59、聊斋词,其墓碑、行述中均无记载,仅在蒲立德致王洪谋书中提及有“词集一册”。路大荒先生在辑录整理聊斋词作的基础上,将西安发现的“柳泉居士词稿”(手稿)残卷内容与以前所收,去复校讹,共得92阕,厘为一卷,并且把唐梦贲《聊斋词序》手稿置于卷首。此为目前所见聊斋词的真品,(另有民国石印本《聊斋全集》中的26阕词、262首诗以及6篇文与两卷“笔记”全系伪作)。
60、从聊斋词作时间看,起自康熙初,多在其南游后与坐馆西铺间。内容多与友人唱和,戏赠,也有慨叹自己的困窘与乡试败北的悲愤,有赞美女性才貌及男女爱情的欢愉,有写景状物及讥讽世相的等等。作品特色,一如唐序所称:“峭如雪后晴山,岞崿皆出,一草一石皆带灵气。”并无词家常有的“粉黛病”与“关西大汉病”。
61、《省身语录》作于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其内容是“敬书格言,用以自省,用以示后”。路大荒整理《聊斋文集》中仅存《序》,而无文。北京大学马振方教授1994年春自日本庆应大学带回抄本复印件,辑校出版《聊斋遗文七种》(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前曾刊于《蒲松龄研究》(题名《聊斋编处世格言百全》)。
62、《怀刑录》作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路大荒整理《聊斋文集》中存《序》而无文。从其序看,该书“集五服之礼,并稽五服之律”,旨在“使读礼者知爱,读律才者知敬,其有裨于风化”,“使尊卑之分,亲疏之义”一见可了。此书久已失传,至今未见面世。
63、《历字文》是蒲松龄设馆西铺毕家时,“于《四库》书中细心搜集,费尽数载心血,汇纂成书”的一部有关“吉凶禁忌,福利休祥”等内容的书稿。国内失传,日本庆应大学“聊斋文库”藏其残抄本。马振方先生复印带回国内,整理点校后先发表于《蒲松龄研究》中,后又收入其《聊斋遗文七种》一书中。
64、《日用俗字》稿成于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3年)正月,至乾隆间始刻印成书。当年蒲松龄见《庄农杂字》一书多有脱漏、杜撰,不尽人意,因而详查《字汇》,另编成《日用俗字》一书。其中读音,悉从《正字通》,而难识者皆注以音切。共分身体章、庄农章、养蚕章、饮食章、菜蔬章,器皿章等31章,包容了世间生物、社会行当,方方面面常用俗字。不仅是很好的识字读本,更是当时社会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
65、《农桑经》是蒲松龄在韩氏《农训》基础上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进行增删,又博采古今论蚕者,编辑而成的。旨在“使纨绔子弟,抱卷书生,人人皆知稼穑”。内含《农经》71则(包括一年四季整地施肥,种植各种农作物的时间、方法以及治虫、灭荒御灾等);《蚕经》21则(包括择种、养蚕、择茧及齐茧法等);《补蚕经》12则;附录《蚕祟书》27则以及《种桑法》10则等。是一部有价值的农业科普著作。
66、除以上五册杂著外,蒲松龄还先后编选辑录了多种著作,如《婚嫁全书》、《<帝京景物略>选》、《宋七律诗选》、《庄、列选略》、《小学节要》、《药祟书》、《家政内编》、《家政外编》、《观象玩占》等。可见其勤奋,更见其为人之心。可惜的是,除《药祟书》抄本与《家政内、外编》手迹残稿近已得见外,其余诸书早已失传,仅有序跋留存而已。
67、《闹馆》写教书先生在饥荒之年难找主顾,形同乞讨的沿路喊叫:“教书”。在苛刻的顾主一番还价后,他竟以极低的报酬成交,并甘愿无偿地为东家接送孩子,还兼干各种家务活。尽管每天只有两顿不象样的饭,也总比挨饿强。充分反映了“斯文不值钱”的社会现实。
68、《钟妹庆寿》通过钟妹送鬼为兄庆寿,写面目不扬而才能吐凤的钟馗,因恨朝廷重相貌轻文章,愤撞金阶,死后被上帝擢为九幽三曹都判官。他认为世间的不公,都是几个邪鬼作祟,于是专吞邪鬼入肚。“养成一个鬼脾胃,顿饭非鬼不美”。其道白:“扫尽群魔千里雾,放日月照阴城。”说出了怀才不遇,恨科场不公的蒲松龄心底的话。
69、《窘闱》(附《南吕调九转货郎儿》)前者写乡试闱场里,考生在答卷过程中焦急、无奈、怨恨、乞求、梦幻等各种窘态与心理变化;后者写应乡试的秀才,从仓促备考到闱场门外、候检、入场,以及在答卷前后与出场始悔的各种感受和心态。将考生的窘态与艰辛刻画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70、三出戏生动幽默,写出了蒲松龄的亲身感受与对科场不公的愤慨。
71、聊斋俚曲,按蒲松龄墓碑原载为14种,其中《富贵神仙》后变《磨难曲》作为一种计算,实际上应作两种,共15种。当年路大荒在整理《聊斋俚曲集》时未收入《琴瑟乐》一种。
72、聊斋俚曲是蒲松龄用淄川方言创作的说唱与戏剧作品,其形式类似今天的琴书说唱与地方戏,所用曲调是借用当时流传的几十种曲牌音乐(填词)演唱的(因作品中未附曲谱,仅靠口传,至今只凭录音整理记谱十数首)。
73、从写作时间看,除较短的几种写于作者中年外,其余多作于暮年。从写作动机看,作者是为“参破村庸之迷,而大醒市媪之梦”,用以劝善惩恶,移风易俗。大多数作品写于西铺的直接动因,是为取悦于毕际有的孀妻王老夫人(王渔洋的从姑母)。
74、从作品内容看,其中半数改编自《聊斋志异:《姑妇曲》即《珊瑚》,《慈悲曲》即《张诚》,《翻魇殃》即《仇大娘》,《禳妒咒》即《江城》,《富贵神仙》与《磨难曲》即《张鸿渐》,《寒森曲》即《商三官》与《席方平》。作品大都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如婆媳(《姑妇曲》)、夫妻(《禳妒咒》)、后母与儿子、兄弟(《慈悲曲》)、父子(《墙头记》)关系等,到街坊邻里关系(如《翻魇殃》)到社会不公问题(如《富贵神仙》、《磨难曲》、《寒森曲》),直至朝廷的昏庸荒诞(如《增补幸云曲》)。除少数游戏笔墨外,无不浸透了作者的救世婆心与良苦用意。部分作品至今仍富教化作用。
75、从艺术效果看,作品的取材与方言俗语的运用,深受当地听众、观众与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如《墙头记》等作为地方戏,至今盛演不衰。
76、从写作形式看,聊斋俚曲经历了一个从短篇到长篇的发展过程,更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的琴书说唱到搬上舞台演出的地方戏演变进程,如最后完成的《禳妒咒》、《磨难曲》与《墙头记》。作者的思想也由最初的自悲自喜,进而转化为与大众同悲同喜的最高境界。聊斋俚曲最终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成为俗文学的高峰。
77、怀才不遇的蒲松龄,超脱了世俗的享乐追求,艰苦卓绝地背负着雅、俗两座文学艺术高峰,登上了世界之巅,他为自己铸就了一座丰碑,更为后世树立了人生楷模。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