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读后感
1、《一夜的工作》读后感1 《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作者通过记述自己陪周总理审阅稿子,亲眼看到的他一夜工作的情形,表达了对周总理敬爱的感情。这使我进一步具体的知道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劳苦,他的生活又是多么简朴,并使我深受教育,使我深深怀念。
2、读一夜的工作有感1 《一夜的工作》记述了周总理一次彻夜工作的情景,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我读了这篇文章,知道了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劳苦,生活是多么简朴啊。
3、《一夜的工作》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周总理的工作态度和生活作风深深地打动了我。 文章讲的是作者何其芳陪同周恩来总理审阅稿件,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情形。周总理工作的环境十分简朴,虽然外表是如宫殿一般的大房子,让人感觉很豪华;但是屋内的陈设却极其简单:只是一些办公的必需品。
4、《一夜的工作》读后感1 《一夜的工作》通过记述周总理审阅稿子,一夜工作的情形,表达了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读了这篇文章,使我进一步具体地知道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劳苦,他的生活又是多么简朴。这使我深受教育,更深深地怀念周总理。
5、《一夜的工作》读后感 篇1 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读完了《一夜的工作》一文。敬爱的周总理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的精神,为中华民族操劳的情景、简朴的生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读一夜的工作有感1 我再次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读完了《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敬爱的周总理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的精神,为中华民族日夜操劳的情景和他极其俭朴的生活作风,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深夜,周总理坐在写字台前:“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
有关党的小故事
刘胡兰 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推翻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946年6月,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
力挽狂澜 1934年10月中旬,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等原因,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上旬,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占领贵州遵义。1月15日到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李大钊同志在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势力逮捕,并最终在4月28日英勇就义。他在狱中遭受酷刑,但坚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李大钊同志临刑前高呼“共产党万岁”,展现了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黄继光同志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家境贫寒。
简短的“红色故事”有:农忙 1942年年底,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始后,毛主席更忙了。他有个习惯,喜欢晚上办公,有时一忙就是一个通宵。这样,毛主席的睡眠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大生产运动期间,他常常忙一晚,第二天下午照例还要和中央机关的同志们一块去参加劳动。
黄继光 黄继光奉命反击占领599高地。战斗中,两位战友阵亡,黄继光身上也中了4枪,他昏了过去。机枪声把他惊醒,他顽强地爬到枪口旁边,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丁麟章 1945年上半年,丁麟章先后被任命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二和第三支队政委。
我向总理说实话目录
1、回到家乡的党委书记岗位,李昌平发现了一个充满挑战和危机的环境。他在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中,向总理实话实说,揭示了地方改革中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未雨绸缪,中央领导对地方的关心和指导,为地方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支持。中央与地方的对话,展示了不同层面对问题的观察和理解。
2、在回归乡党委书记岗位的序言中,我决心以真实的声音,向总理袒露心声。一封积压已久的信,终于得以发出,它承载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未雨绸缪的忧虑。中央领导对棋盘县的关注,如同阳光照耀,他们与地方的对话,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紧密联系。面对同样的事实,各地的态度却有所不同,这揭示了决策背后的深层考量。
3、年3月8日,一位名为李昌平的乡党委书记,以《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为题,向朱镕基总理反映农民的真实困境。他用扎实的数据和详尽的材料,描绘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基层图景。李昌平怀着对农民深切的同情与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忧虑,勇敢地揭示了基层的实际情况。
4、李昌平的著作《我向总理说实话(新版)》在2000年3月8日问世,他以一名乡党委书记的视角,饱含对中国农民的同情和对中国经济的忧虑,以《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为题,直接向朱镕基总理揭示了农村的困境:贫穷、农民的艰辛以及农业所面临的危机。